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交流氛围,加强师生交流,11月26日下午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学院)在墨子楼二楼中兴会议室举办2025年第十七期青年学者学术论坛。此次论坛由王运峰和张猛两位老师主讲,学院科教融合优秀本科生代表参加。

论坛上,王运峰老师做了题为《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多星多波束联合处理策略》的学术报告。报告首先介绍卫星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架构,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传统“多波束+多色频率复用”方案频谱效率低、同频干扰突出、单星容量受限的核心痛点,通过挖掘空间资源提出多星协作多波束联合处理框架。该框架依托区域化统计信道建模、协作卫星集合构建等关键技术,有效破解终端位置未知导致的信道信息获取难、协作卫星选取低效等问题,仿真结果表明,相关算法在显著提升卫星物联网系统容量的同时,可有效抑制同频干扰。

张猛老师做了题为《变阶次分数阶梯度下降法研究》的报告。报告系统阐述了分数阶梯度下降法的工作原理,并通过与常规梯度下降法的对比分析指出:阶次大于1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的优势,但收敛精度有待提升;阶次小于1的方法虽能实现更高的收敛精度,却存在收敛速度较慢的局限。针对上述收敛速度与精度相互制衡的难题,报告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阶次分数阶梯度下降法,可依据不同目标函数特征及迭代需求灵活适配阶次参数,有效化解收敛速度与精度的制约关系,为工程系统的高效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。
报告结束后,师生就报告涉及的关键问题及实践路径展开充分交流。与会学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,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,更启迪了研究新思路,为学院科研水平提升注入动力。
(文图/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学院) 编辑/邵清清 审核/汪涛)